手機藏在捷運車廂的隱形危機
大家搭捷運時最常做什麼?最近韓國環境科學院的研究發現,在密閉空間使用手機的電磁波強度,竟然比空曠處高出整整6倍!特別是台北捷運的鋼構車廂,會讓電磁波產生「金屬反射效應」,形成看不見的輻射網。
為什麼訊號差更危險?
當手機收訊顯示只剩1格時,手機會自動開啟「訊號加強模式」,這時產生的電磁波功率會暴增到800毫瓦(正常狀態約125毫瓦)。研究人員實際量測發現:
- 捷運車廂內平均輻射值:4.5μW/cm²
- 戶外空曠處輻射值:0.75μW/cm²
- 電梯內最高紀錄:5.2μW/cm²
長期暴露的3大影響
- 耳鳴頭痛:多位通勤族反應講完電話後太陽穴脹痛
- 睡眠障礙:電磁波可能干擾褪黑激素分泌
- 記憶衰退:動物實驗顯示影響海馬迴神經傳導
醫師建議的防護措施
- 改用LINE文字傳訊代替通話
- 進站前先戴好有線耳機
- 選擇靠月台側座位(減少金屬反射)
- 特殊族群(孕婦/心律調整器患者)建議關閉行動數據
台大電機系教授提醒:「雖然WHO將電磁波列為2B級可能致癌物,但只要保持30公分距離,輻射值就會衰減90%以上。」下次搭車不妨觀察看看,是不是整節車廂的人都在低頭滑手機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