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手圈小腿就知道!營養師教你破解「隱性飢餓」危機
最近阿公阿嬤突然變瘦別高興太早!日本居家醫療專家佐佐木淳醫師發現,超過7成長輩都有「選擇性節食」問題,很多人怕血糖高不敢吃飯、擔心膽固醇不吃蛋,結果反而讓肌肉掉更快!
為什麼蛋白質比你想像更重要?
▍肌肉不只是手腳有力氣:
連吞嚥用的喉嚨肌肉、消化食物的腸胃肌肉都需要蛋白質維持,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人家會越吃越咳、吃東西容易噎到的主因!
▍蛋白質每日黃金攝取公式:
體重(kg) x 1.06g=每日需求,60公斤阿公每天要吃滿64g!營養師叮噹提醒:「早餐至少要吃到21g才能啟動肌肉合成開關」
6個危險訊號中2個就要當心!
1️⃣ 過馬路追不上綠燈:原本能輕鬆走完的斑馬線,現在走到一半就變紅燈
2️⃣ 瓶蓋轉不開:連寶特瓶都要叫孫子幫忙開
3️⃣ 小腿圍不足:用「大拇指+中指圈住小腿」出現空隙(示範圖解技巧)
4️⃣ 食慾明顯下降:吃半碗飯就喊飽,連最愛的滷肉都吃不下
5️⃣ 嗆咳次數變多:喝個水也會嗆到,講話容易「吃螺絲」
6️⃣ 日常動作吃力:從椅子上站起來要撐扶手,爬樓梯喘到不行
早餐蛋白質聰明吃法
▍趕時間的選擇:
✓ 茶葉蛋+無糖豆漿 → 15g蛋白質
✓ 鮪魚御飯糰+鮮奶 → 18g蛋白質
▍精打細算族必學:
把冷凍毛豆微波當早餐配菜,半碗就有7g蛋白質!營養師更推薦「日式蛋豆腐」,滑嫩好入口特別適合牙口不好的長輩。
手掌測量法超實用
✔️ 魚肉海鮮類:掌心大小=3份蛋白質(21g)
✔️ 傳統豆腐:麻將塊大小2格=1份
✔️ 起司片:2片=1份,夾吐司剛剛好
醫師特別提醒:「很多長輩晚餐到早餐空腹超過12小時,這段時間身體會『吃肌肉』當能量,早上喝杯牛奶拿鐵比單喝黑咖啡好太多!」
打破迷思!這些食物比你想像營養
▍魚罐頭不是加工食品?
營養師分析:「水煮鯖魚罐頭的蛋白質含量跟現煮鮮魚差不多,鈣質還更多,適合沒時間煮飯的家庭」
▍雞湯補不到蛋白質?
「熬煮3小時的雞湯蛋白質不到1g,要吃帶皮雞腿肉才有用!」叮噹營養師傳授「雞湯升級喝法」:加入板豆腐和雞蛋,瞬間補滿15g蛋白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