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的底片壞了怎麼辦?中醫解析黃斑部病變
72歲陳伯伯最近看報紙發現字體扭曲變形,到眼科檢查確診「老年性黃斑部退化」。聽到要打眼球針嚇得手腳發軟:「中醫有沒有不打針的調理方法?」其實從中醫觀點,這跟「腎氣虛衰」大有關係!
台灣每9人就有1人中招!黃斑部病變兩大類型
根據衛福部統計,全台約11%民眾有不同程度的黃斑部病變。主要分兩種型態:
▍乾性黃斑病變(佔90%)
- 視網膜色素細胞層萎縮
- 眼底出現黃白色代謝沉積物
- 目前西醫無特效藥,只能追蹤觀察
▍濕性黃斑病變(佔10%)
- 異常新生血管破裂出血
- 視野出現扭曲變形、中心黑影
- 需眼內注射抗新生血管藥物
中醫治療4階段解析
林佑彥中醫師把治療分成四大重點:
-
促進眼底循環:當視網膜蒼白缺血時,用川芎、丹參等活血藥材搭配黃芪補氣,像幫眼睛做「血液馬殺雞」
-
抑制血管增生:發現新生血管時,用夏枯草、決明子等清熱藥材,消除「虛火」現象
-
消除出血水腫:急性出血期要用白茅根、茜草等涼血止血,避免血塊壓迫視神經
-
代謝沉積物:茯苓、陳皮等健脾化濕藥材,把眼底的「痰瘀」垃圾清乾淨
每天10分鐘「坐姿前彎」養腎氣
中醫認為「腰為腎之府」,特別設計這套功法:
完整步驟
- 坐硬地板雙腿伸直,腳掌放鬆像「輕踩油門」
- 保持脊椎延伸感,想像頭頂有繩子往上拉
- 手掌自然放兩側,維持緩慢腹式呼吸
- 從5分鐘開始練習,逐步增加到20分鐘
常見反應
- 後腰產生溫熱感
- 腳底冒冷汗(排寒氣現象)
- 練習後視線清晰度提升
三大日常保養重點
▍螢幕使用守則
- 手機自動亮度調到「40%以下」
- 每30分鐘看6公尺外景物20秒
- 晚上改用琥珀色夜間模式
▍飲食禁忌
- 少吃:鹹酥雞、麻辣鍋(耗傷陰血)
- 多吃:枸杞葉豬肝湯、藍莓優格(富含葉黃素)
▍高危族群自檢法
每月挑一天早晨,輪流遮眼看磁磚接縫,如果發現:
- 線條扭曲變形
- 出現灰色陰影
- 顏色對比度下降 要立即就醫檢查!
醫師小叮嚀
「黃斑部修復需要3-6個月調理,搭配每週2次核桃芝麻糊當點心,從內在補充omega-3脂肪酸很重要!」建議同時控制三高,戒菸者要滿20年才能脫離高風險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