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🤯 頭痛到懷疑人生?台灣人必看的自救指南
你是不是也常這樣?上班到下午突然「太陽穴蹦蹦跳」,或是生理期前整個頭像被「孫悟空戴緊箍咒」?別擔心!我們請來台灣神經科醫師,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告訴你該怎麼辦~
🧠 頭痛種類比夜市美食還多?醫師教你快速分辨
🔵 原發性頭痛(找不到原因的痛)
- 偏頭痛:像有電鑽在鑽太陽穴,60%的人會單邊痛
- 緊縮型頭痛:整個頭像被安全帽勒住,下午特別容易發作
- 叢發性頭痛:眼睛周圍痛到想撞牆,男生得病率是女生3倍!
🔴 續發性頭痛(疾病引起的警報)
- 腦血管疾病 ▸ 像是腦中風前兆
- 鼻竇炎 ▸ 額頭悶痛+黃鼻涕
- 高血壓 ▸ 後腦勺脹痛伴隨耳鳴
- 腦瘤 ▸ 早上特別痛+嘔吐噴射狀
💡 台北陳醫師提醒:「如果頭痛方式突然改變,或是50歲後新出現的頭痛,一定要特別小心!」
📍 痛的位置會說話!你的頭痛地圖在這裡
疼痛位置 | 可能原因 | 特徵提醒 |
---|---|---|
前額痛 | 鼻竇炎/青光眼 | 彎腰時更痛 |
太陽穴跳痛 | 偏頭痛/顳動脈炎 | 跟著心跳頻率抽動 |
後腦勺緊繃 | 頸因性頭痛 | 轉脖子會「喀喀」響 |
整個頭戴帽感 | 壓力型頭痛 | 下午到傍晚最明顯 |
單側眼眶劇痛 | 叢發性頭痛 | 會流眼淚流鼻水 |
✋ 台灣人最愛這3大「止痛穴道」按摩法
1. 合谷穴 – 天然止痛藥
- 📍 位置:虎口肌肉最厚處
- 👉 按法:用拇指關節垂直按壓,邊按邊慢慢轉頭
- ⏰ 時間:痛的時候按3分鐘
2. 風池穴 – 肩頸放鬆神器
- 📍 位置:後腦勺髮際線凹陷處
- 👉 按法:兩手拇指同時往眼睛方向推
- 💡 效果:對「手機頸」引起的頭痛特有效
3. 攢竹穴 – 舒壓明目穴
- 📍 位置:眉頭起點凹陷處
- 👉 按法:用指甲輕掐10秒放開,重複5次
- 🚨 注意:按到微微痠脹即可,不要太用力
🤢 頭痛+想吐的緊急處理SOP
-
立刻做的事:
- 關掉刺眼燈光
- 用冰寶貼敷脖子後方
- 喝室溫的舒跑稀釋液(1:1加水)
-
千萬別做:
- ❌ 喝冰水(會讓血管更收縮)
- ❌ 躺平睡覺(可能加重嘔吐感)
- ❌ 自行吃強效止痛藥(可能掩蓋病因)
-
神奇止吐法:
- 聞新鮮檸檬皮
- 按壓內關穴(手腕橫紋下三指幅)
- 含話梅或薄荷糖
🥗 頭痛人必備!超商就能買的急救食材
症狀 | 推薦食物 | 吃法小秘訣 |
---|---|---|
經期前頭痛 | 黑巧克力(70%以上) | 搭配溫杏仁奶 |
壓力型頭痛 | 香蕉+優格 | 撒點堅果碎增加口感 |
宿醉頭痛 | 番茄汁+鹽巴 | 加兩滴Tabasco更有效 |
偏頭痛發作 | 冰地瓜+無糖豆漿 | 小口慢慢吃 |
感冒頭痛 | 熱甘蔗汁+老薑 | 微波加熱1分鐘 |
🚑 一定要掛急診的5種危險頭痛
- 雷擊性頭痛:1分鐘內痛到巔峰
- 發燒+脖子僵硬:可能是腦膜炎
- 伴隨視野缺損:小心眼中風
- 外傷後頭痛:即使沒傷口也要檢查
- 50歲後新頭痛:尤其有三高病史者
📍 台北榮總急診室統計:週一早上8-10點是頭痛就診高峰,建議避開這時段掛號!
❓ 台灣人最常問:頭痛到底要看哪科?
「先掛家醫科」做初步檢查 → 必要時轉介:
- 👨⚕️ 神經內科:懷疑腦部問題
- 👩⚕️ 耳鼻喉科:鼻竇炎引起
- 👨⚕️ 復健科:頸因性頭痛
- 👩⚕️ 中醫科:想搭配針灸治療
💳 健保給付提醒:自費做腦部MRI約需5000-8000元,建議先與醫師討論必要性
💊 吃止痛藥的台灣限定須知
-
藥局常見款:
- 普拿疼:適合胃不好的人
- 布洛芬:對經期頭痛較有效
- 阿斯匹靈:空腹吃易傷胃
-
台灣人常見錯誤:
- 混喝感冒藥水(易過量)
- 配珍珠奶茶(咖啡因影響藥效)
- 吞藥後立刻躺下(傷食道)
-
政府新規定:2023年起購買加強錠需簽署同意書
🧘 預防頭痛的台灣生活智慧
-
天氣變化時:
- 出門前喝杯溫鹽水
- 圍絲巾保護後頸
- 在辦公室放除濕盒
-
上班族必學:
- 每50分鐘做「米字操」轉動脖子
- 電腦螢幕調到稍低於視線
- 改用有扶手的椅子
-
主婦小秘方:
- 炒菜時開抽油煙機
- 洗頭後立刻吹乾髮根
- 用精油擴香(推薦真正薰衣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