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撞到頭一定要看醫生嗎?這14種狀況絕對不能拖!醫師教你判斷關鍵症狀

🚑 頭部撞傷急救指南:14個必須掛急診的危險信號

大家常說「撞到頭要冰敷就好」,但有些情況真的不能等! 幫大家整理連急診醫師都認同的判斷重點,尤其家裡有老人小孩更要注意!


🔍 頭部外傷當下就要送醫的5大狀況

直接拿出你的手機拍下這張清單!如果出現這些狀況馬上打119

  1. 「眼神渙散」 – 叫名字沒反應或回答牛頭不對馬嘴
  2. 「熊貓眼徵兆」 – 眼眶周圍像被揍過的黑青腫脹
  3. 「七孔流血」 – 不只鼻血,耳朵流出透明液體更危險(可能是腦脊髓液)
  4. 「頭骨凹陷」 – 摸到頭皮有明顯凹下去的觸感
  5. 「噴射狀嘔吐」 – 突然毫無預警把胃裡東西全部噴出來

⚠️ 回家後要盯緊的9個危險變化

就算當下沒事,這些症狀可能在72小時內突然出現!每2小時就要檢查一次:

  1. 「睡美人症候群」
    叫醒後又秒睡,或白天異常嗜睡超過3小時

  2. 「血壓飆升」
    收縮壓突然衝破160mmHg(正常值120-140)

  3. 「瞳孔大小眼」
    用手電筒照眼睛,兩邊瞳孔收縮速度不一致

  4. 「頭痛到撞牆」
    吃普拿疼也沒用,痛到在床上打滾

  5. 「記憶斷片」
    想不起車禍經過,連早餐吃什麼都忘記

  6. 「手腳不聽話」
    突然單側肢體無力或發麻

  7. 「視力模糊」
    看東西出現疊影或部分視野缺損

  8. 「性格大變」
    平常溫和的人突然暴躁罵髒話

  9. 「抽筋式發作」
    手腳不自主抽搐超過30秒


👴 這5類人撞到頭比別人危險10倍!

就算只是輕輕敲到,也要強制住院觀察24小時

高風險族群 致命原因
長期吃「通血路」藥物 阿斯匹靈、可邁丁等抗凝血劑會讓出血止不住
肝硬化患者 血小板不足就像沒有止血功能的沙包
65歲以上長輩 腦組織萎縮讓血管更容易被扯斷
每天喝高粱的「酒國英雄」 酒精會溶解保護腦部的凝血因子
洗腎病友 尿毒症會破壞血小板功能

🏥 到急診室會遇到的檢查流程

黃金搶救時間只有3小時! 醫師會這樣處理:

  1. 「電腦斷層掃描」
    用X光切出100張腦部切片,找出出血點

  2. 「分級評估」
    依出血位置分5種類型(圖解說明):

    • 🕸️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:像網子包住腦子的血管破裂
    • 💀 硬腦膜外出血:頭骨和腦膜間的血塊
    • 🩸 硬腦膜下出血:腦膜和腦實質間的滲血
    • 🧠 腦內出血:腦組織直接爆血管
    • 🌊 腦室出血:腦脊髓液被血染紅
  3. 「開刀決策」
    醫師會用「出血量計算公式」決定:

    • 鑽孔引流(頭骨打洞抽血水)
    • 開顱手術(取下頭骨清血塊)

💊 藥物治療的3大重點

就算不用開刀,住院時一定會用到這些:

  1. 「降腦壓點滴」
    甘露醇靜脈注射,把腦部多餘水分抽出來

  2. 「止血神藥」
    維生素K逆轉抗凝血劑效果

  3. 「類固醇衝擊」
    地塞米松減輕腦細胞水腫


✨ 關鍵提醒: 曾有案例是撞到後說沒事,結果3天後昏迷送加護病房!頭部外傷就像「腦部地震」,餘震可能延後發生,千萬別鐵齒啊!

分類:生活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