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肩膀痛到睡不著?三分鐘搞懂滑液囊炎自救法

肩膀卡卡痛到舉不高?先做這三個動作檢測

最近起床穿內衣總覺得手舉不過頭頂?開車想轉方向盤肩膀就痛到飆淚?這可能是「肩峰下滑液囊炎」在作怪!別以為只是普通五十肩,搞錯治療方式當心越拖越嚴重。身為過來人的復健科醫師,教你從生活細節揪出病根。

▍真實案例:連掏鑰匙都痛到流冷汗

五年前我親身經歷右肩莫名劇痛,那種痛法像有把火在骨頭裡燒。最誇張的是:

  • 半夜拉棉被痛到清醒
  • 掏右側口袋像被電到
  • 連幫病患聽診都做不到 最嘔的是超音波檢查居然正常!吃止痛藥完全沒效,整整三個月活在恐懼中…

▍關節結構圖解:痛點藏在這裡

要搞懂病因,先看肩膀構造:

  1. 肩峰:肩膀最高點的骨頭
  2. 旋轉肌袖:四條肌肉肌腱組成的保護網
  3. 滑液囊:肩峰下的緩衝軟墊

當滑液囊發炎腫脹,就像在骨頭和肌腱間塞了氣球,一動就擠壓到痛!

▍急慢性症狀比一比(附自測表格)

類型 疼痛程度 活動限制 夜間影響 病程
急性 爆痛等級 完全卡死 無法入睡 6週內
慢性 悶痛持續 特定角度 翻身困難 數月起

簡易檢測法

  1. 手臂側抬到60-90度是否劇痛?
  2. 手背摸腰動作是否卡卡?
  3. 被動扳動關節有「空虛感」?

▍治療關鍵:打針位置差1cm效果差十倍

根據國際期刊研究,注射治療要注意:

  • 混合針劑:類固醇+局部麻醉劑
  • 多點注射:慢性患者需多角度施打
  • 超音波導引:準確度提升40%

⚠️常見誤區: × 只做熱敷按摩 × 自行服用消炎藥 × 強行拉筋復健

▍日常保養三招防復發

  1. 毛巾操:每天早晚各5次肩關節旋轉
  2. 肌力訓練:彈力帶側平舉強化旋轉肌袖
  3. 睡姿調整:抱枕支撐避免壓迫患側

▍醫師真心話:這些情況要開刀

如果合併以下問題,快找骨科評估: ▶️ 超音波照出骨刺增生 ▶️ 旋轉肌袖50%以上斷裂 ▶️ 注射三次仍無改善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