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溫差大怎麼吃?中醫「平補4大招」完整解析
最近天氣忽冷忽熱,早上出門穿外套,中午熱到想喝冰飲?這種天氣最容易讓人生病!中醫師提醒,春季養生要特別注意「肝脾平衡」,以下整理超實用的飲食攻略:
第一招:酸甘比例要抓準
春天肝氣本來就旺盛,如果吃太多酸味食物(像檸檬、醋泡料理),反而會讓肝火更旺!建議改吃「天然甘味食材」:
- 五穀雜糧:糙米、燕麥、小米煮粥超適合
- 根莖類:地瓜、南瓜簡單蒸就很好吃
- 當季蔬菜:高麗菜、茼蒿清炒最對味
記得早餐來碗熱粥,既能暖胃又能補充元氣!
第二招:辛溫食材驅寒氣
最近早晚溫差大,推薦這些「自帶暖包」的蔬菜:
- 韭菜炒蛋:補陽氣又下飯
- 薑絲蛤蜊湯:去寒還能增強免疫力
- 蒜頭雞湯:適合手腳冰冷的人
特別提醒!這些食材「爆香後效果更好」,像是用麻油炒薑片,香氣十足又能活血。
第三招:清熱食物降肝火
中午突然變熱容易心浮氣躁?這些涼性食材要筆記:
- 涼拌小黃瓜:加點蒜末提味超開胃
- 菠菜豬肝湯:補血又明目
- 芹菜炒豆干:纖維質豐富助消化
如果覺得眼睛乾澀,可以泡枸杞菊花茶,記得要「溫熱喝」別加冰塊喔!
第四招:萬用菇類調體質
杏鮑菇根本是春天必備食材!中醫師透露3種吃法:
- 手撕涼拌:保留最多營養素
- 香煎杏鮑菇:表面微焦最juicy
- 菇菇雞湯:搭配枸杞紅棗超養生
最新研究發現,杏鮑菇的「多糖體」能調節膽固醇,三高族群可以多吃!
體質判斷小技巧
- 怕冷族:多吃薑、蔥、韭菜,煮湯時加點米酒
- 易上火族:選擇白蘿蔔、蘆筍等清淡食材
- 消化不良族:飯前喝點四神湯打底
中醫師特別提醒:「春天別急著吃冰!」就算天氣變熱,還是要喝常溫飲品,避免寒氣積在體內喔!
作者小檔案
余雅雯中醫師,現任上璽中醫診所院長,專精女性調理與季節養生。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,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,經常在母嬰雜誌分享保健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