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插管前必知!五類患者可能終生無法脫離呼吸器

血淋淋案例揭醫療困境!插管五個月竟被濃痰堵死

老菸槍的悲歌:從慢性肺阻塞到終生呼吸器

70歲陳伯伯的故事令人鼻酸,這位抽了半世紀香菸的老榮民,咳嗽就像呼吸一樣自然。五年前診斷出「肺阻塞」(台語俗稱「肺ㄏㄧˋ塞ㄊㄚ病ㄅㄟㄣ」),去年小中風後連走路都喘,今年更因嚴重肺炎送進加護病房。

關鍵抉擇時刻

  • 醫護多次勸說「插管可能永遠拔不掉」
  • 陸配妻子堅持「救到底」拒絕安寧療護
  • 插管後連續153天無法脫離呼吸器

驚人醫療現場!五個月沒換的呼吸管長怎樣?

當住院醫師強制更換呼吸管時,所有人都嚇傻了——原本直徑1公分的軟管,竟被15公分長的黃綠色濃痰結塊塞住!這些硬化痰塊就像水泥般牢固,直接解釋了陳伯伯為何反覆感染。家屬當場崩潰痛哭,卻已挽回不了二次肺炎導致的多重器官衰竭…

醫師苦勸:這五種人插管前務必三思

1. 末期肺病患者|拔管成功率趨近於零

  • 肺纖維化患者肺部如乾燥海綿
  • 嚴重COPD患者肺泡失去彈性
  • 肺癌末期患者呼吸面積不足

2. 心臟衰竭族群|每分鐘都在與死神拔河

  • 心輸出量不足影響氧氣交換
  • 常見利尿劑治療加重電解質失衡
  • 脫離呼吸器易引發急性肺水腫

3. 高齡虛弱長者|身體機能全面衰退

  • 80歲以上患者拔管成功率低於20%
  • 臥床導致橫膈膜肌肉萎縮
  • 營養不良影響傷口癒合能力

4. 神經損傷病患|吞嚥反射完全喪失

  • 中風患者咳痰能力僅剩30%
  • 失智症晚期常伴隨吸入性肺炎
  • 漸凍人等肌肉退化疾病患者

5. 癌症末期患者|體力如溜滑梯般下跌

  • 化療後白血球低下易感染
  • 惡病質導致呼吸肌無力
  • 多發性轉移影響全身機能

氣切手術的兩難抉擇|醫病信任是關鍵

加護病房醫師透露,臨床常見三大抗拒原因:

  1. 誤解「氣切=放棄治療」傳統觀念
  2. 恐懼頸部造口的照護困難度
  3. 擔心手術風險與後續復原問題
長期插管VS氣切比較表 項目 經口插管 氣切管
使用期限 最長14天 可長期使用
舒適度 強烈異物感 可說話、進食
感染風險 口腔細菌易滋生 管路更換方便
照護難度 需持續鎮靜 居家照護可行性高

生命末期的必修課|尊嚴善終的智慧

台北榮總安寧團隊提出「三要三不要」原則: ✅ 要定期更新「預立醫療決定」 ✅ 要了解疾病自然病程 ✅ 要與家人充分溝通

❌ 不要被「不孝」罪名綁架 ❌ 不要迷信「奇蹟式康復」 ❌ 不要最後一刻才匆忙決定

文末呼籲民眾正視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,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(ACP),讓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走完人生最後一程。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