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53歲男鼻塞當鼻竇炎治!醫揪「腫瘤穿骨入侵」驚曝:這習慣害罹癌率飆123倍

<

長期鼻塞別輕忽!口腔癌腫瘤竟從「這裡」入侵鼻竇

鼻塞當感冒治半年 驚見4cm腫瘤穿破骨頭

53歲鍾先生這半年來左邊鼻孔總是塞住,呼吸不順連講話都「臭乳呆」,被小孩笑說像在講外星話。原本以為是鼻竇炎,診所開的噴鼻劑卻越噴越沒效,直到轉診到彰化醫院檢查,耳鼻喉科許嘉方主任發現驚人事實──4公分惡性腫瘤從牙齦竄進鼻竇腔

graph TD
    A[鼻塞流鼻水] --> B[噴鼻劑無效]
    B --> C[電腦斷層掃描]
    C --> D[發現牙齦腫瘤]
    D --> E[病理切片確診口腔癌]

腫瘤「向上攻破」3大恐怖病程

  1. 牙齦潛伏期:初期口腔無痛感,腫瘤在牙齦深處悄悄生長
  2. 骨頭破壞期:癌細胞侵蝕上顎骨,造成鼻竇腔結構損壞
  3. 鼻腔症狀期:腫瘤組織塞滿鼻道,引發鼻塞、發音異常

⚠️醫師提醒:口腔癌最狡猾的就是「無痛蔓延」,等出現明顯症狀時,往往已侵犯重要部位!

檳榔族注意!3大致癌因子曝光

許嘉方醫師拿出驚人數據:同時有「嚼檳榔+抽菸+喝酒」習慣的人,口腔癌風險是一般人的123倍!鍾先生就是典型案例:

  • 🚬30年檳榔史:從少年吃到中年,每天至少10顆
  • 🚫錯誤迷思:「身邊很多人吃都沒事」的僥倖心態
  • 😱確診反應:懊悔「知道會致癌,但總覺得不會輪到我」

口腔癌7大前兆 出現1個快就醫

症狀類型 具體表現
黏膜異常 白斑、紅斑、久不癒合潰瘍
功能障礙 張口困難、舌頭活動不靈
感覺異常 局部麻木、無故疼痛
外觀改變 臉部腫脹、頸部硬塊

隱形警訊:像鍾先生這種「鼻塞型口腔癌」較少見,容易被誤當鼻炎治療!

保命3招 政府補助篩檢別浪費

  1. 戒除惡習:檳榔含致癌物「檳榔鹼」,與菸酒產生加乘毒性
  2. 每月自檢:對鏡檢查口腔黏膜,觸摸有無硬塊
  3. 善用資源
    • 30歲以上嚼檳榔/吸菸者:每2年免費口腔檢查
    • 原住民朋友:18歲起即可申請

💡醫師呼籲:治療中的鍾先生已戒除檳榔香菸,雖然腫瘤縮小但仍需長期抗戰,提醒民眾「預防永遠比治療容易」!

分類:醫療疾病